還在愁周末帶孩子去哪玩?
截至目前
深圳共有56家環境教育基地
巧妙串聯起公園、濕地
林場、治水設施等多元場景
福田紅樹林
自然保護區
該地總面積約368萬平方米,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紅樹林保護區,也是中國唯一處于城市腹地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、深圳市第一批自然學校,開設了“認知紅樹林”和“紅樹林觀鳥”等不同類型的導覽路線和主題活動,邀請市民一同參與到紅樹林濕地保護的行動中。
深圳市仙湖植物園
該地面積約668萬平方米,始建于1983年,東倚梧桐山,西臨深圳水庫,是集物種保育、科學研究、科普教育、旅游休閑等為一體的多功能植物園,時有耳目一新的科普展覽。
聚龍山濕地公園
該地總面積約64.1萬平方米,是以生態環境保護、濕地科普教育、休閑游覽為主題的生態濕地主題公園。公園根據功能分為9個區,分別為入口管理、水上活動、濕地觀鳥、親水濕地、山林觀光、野生花草、密林休息、花田勞作、果林飄香區,主要由聚龍山體和聚龍湖水體組成,通過建設登山道,將山和水有機聯系起來,東面為聚龍山生態濕地。
燕羅濕地公園
該地面積約6.5萬平方米,為水質凈化型濕地,取水于松崗水質凈化廠出水口,濕地出水達到地表水Ⅲ類。濕地設計主要體現親水性、生態性、環保性、海綿城市、資源再生利用等理念,是集生態保護和修復、生態景觀、游憩休閑、科普宣教為一體的生態體驗基地。
深圳市水情
教育基地
該地面積約434萬平方米,是一座集防洪、供水、生態景觀等多功能于一體的中型飲用水源水庫。水庫生態環境優良,動植物種類十分豐富。庫尾處生存著全球范圍內異常珍稀且為深圳市唯一的國家I級重點保護植物——仙湖蘇鐵。
大亞灣核電站
該地面積約1000萬平方米,背靠排牙山、遠眺七娘山,基地陸地和海域動植物物種超兩百種,陸地發現國家級重點保護動植物八種,海域發現國家二級保護石珊瑚種類七種。大亞灣核電基地在提供安全、穩定、環保清潔能源的同時,長期開展生物保護和棲息地保護活動,內設環境教育展廳、核電站全景沙盤、核島和常規島及相關設備模型、科普核能知識展覽廳等。
該地總面積約68.5萬平方米,是全國第一家自然學校,以濕地的自然資源、環境設施為基礎,培育環保志愿教師隊伍向公眾傳播生態環保理念,打造自然教育平臺,用自然教育課程及專題導覽活動,傳授和推廣自然的智慧,推動公眾參與濕地保護。
沙頭角林場
該地總面積約541.4萬平方米,是廣東省首個國家級森林公園,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為林場開展自然教育活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。目前已開展“森林X計劃”“夢想森林”“爭當梧桐山之王”“在自然中成長”等自然教育系列活動,引導市民親身感受自然、認識自然、尊重自然、保護自然。
生活垃圾分類
教育體驗館
該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,是全市首個內容豐富、科技感強、互動感強的垃圾分類公眾平臺。結合山海大鵬生態環境特點,分為序廳區、意識喚醒區、源頭減量區、生活垃圾四分類標準區、大鵬新區垃圾分類特色區、游戲互動區、未來展望區、垃圾分類微課堂區等八大區域。
56家環境教育基地
完整版名單
請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
陪孩子用腳步丈量城市
感受生態的脈動
快收藏好這些寶藏地點吧
來源:深圳生態環境
深圳市各環境教育基地
編輯:朱曉芳 黃鈺璇
審核:王 珺 劉亞偉
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